農業科研誠信是農業科技創新的基石。為深入推進農業科研誠信和作風學風建設,弘揚科學家精神,營造健康的農業科技創新生態,加快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現提出農業科研誠信建設規范十條。
一、明確農業科研誠信建設的責任主體
從事農業科研活動的各類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等,承擔農業科研誠信建設的主體責任,其主要負責人承擔領導責任。有關單位要將農業科研誠信建設納入單位章程,建立健全各類符合農業科技規律、產業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農業科研活動規章制度。農業科技人員要把誠信作為科技工作的生命線,自覺維護良好的農業科研作風和學風。各級農業科教管理單位要強化監督指導,充分利用大數據管理,形成誠信建設工作合力。
二、推進農業科研誠信建設常態化
各地各單位要注重抓在日常、抓好關鍵,將科研誠信貫穿于農業基礎前沿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新產品創制及基礎性長期性農業科技工作等創新活動全過程全鏈條,落實到教學培訓、示范推廣、科研管理、成果評價等各環節,延伸至入學入職、年度考核、職稱晉升、評獎評優等各方面,覆蓋到農業科研人員、技術推廣人員、科技管理人員、科研輔助人員等各群體。
三、加強農業科技成果及獎項等前置監管
有關科研教學單位要推動科研誠信防線前移,督促相關科技人員在論文發表、專利申請、品種權申請、涉農獎項申報前,以及新品種、新農(獸)藥、新機具、新裝備等成果驗收前,嚴格把好學術關、誠信關。進一步壓實科研誠信主體責任,重點防范以下問題:一稿多投,不實署名,虛假標注獲得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數據圖片造假,抄襲剽竊,虛報社會與經濟效益,偽造合作合同、技術報告、檢測報告、信用報告或應用證明,虛構產品性能效果,隱瞞技術風險,偽造或夸大專家評議意見等。
四、抓好農業科技活動檔案管理與追溯
遵循農業科研長周期性和生態區域性等特點,加強科研檔案的整理與保存,主要包括:水土氣溫、作物病蟲害、動物疫情等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監測,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新技術產品研發、示范與推廣應用等科技活動。農業科技人員要做好原始科研記錄和科研數據匯交,有關單位做好監督指導和相關工作保障,構建并完善農業科技活動檔案的查詢與追溯機制。
五、嚴格農業科技項目及成果轉化誠信管理
加強農業科技相關項目立項、申請、實施、驗收等誠信管理,嚴禁項目不實設置與申報,嚴禁違規或突擊使用科研經費,嚴禁科研活動、科技獎勵評審中“打招呼”“走關系”等請托行為。有領導職務的農業科技人員不得在成果署名、獎項申報、知識產權歸屬、成果轉化收益等方面侵占他人合法權益。各地各單位在項目申報與立項、獎勵評審、權益分配過程中,要嚴格落實公開公示、當事人回避等制度。
六、優化農業科技評價導向
建立健全以不同科技活動類型為基礎、以科技創新度、發展貢獻度、產業關聯度為導向的分類評價制度,解決好“評什么”“誰來評”“怎么評”“怎么用”的問題,杜絕農業科技成果評價中急功近利、盲目跟風現象。各地各單位要尊重農業科學研究規律和創新規律,允許和包容科學研究失敗,引導廣大農業科技人員更加重視中長期的持續積累,更加重視科研產出的原創性和創新性。
七、建立健全農業科研倫理和安全管理制度
加強對生物育種、動物試驗、農(獸)藥創制、生物飼料或產品研發、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人工智能與智慧農業技術應用等相關科研活動的倫理審查和過程監督,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保護信息數據安全與隱私。對涉及國家秘密的科研活動,要嚴格遵守保密規定。有關單位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存在違反倫理道德和保密規定等方面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的人員,進行約談提醒并及時制止或請相關部門介入。
八、嚴格落實農業科研誠信承諾制度
建立農業科研誠信負面清單,明確農業科研誠信承諾事項,形成“誰承諾,誰負責”的工作機制。有關單位要結合實際建立農業科研誠信承諾工作規范,把科研誠信承諾作為項目申報與驗收結題、人才或獎項推薦提名資格等的前提條件,作為論文發表、成果轉化、效果評價等的硬性要求。
九、加大農業科研失信及違規行為懲戒力度
高度重視農業科研誠信、科技倫理等問題的舉報線索,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有關單位要暢通投訴舉報和申訴渠道,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處理;對經調查證實不存在失信行為的及時予以澄清;對惡意誣告、協助或包庇科研失信行為人的單位和相關負責人,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對存在不實承諾或違背承諾要求、前置審查有問題等情況的科研失信行為人,撤銷其擔任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承擔科研專項、條件平臺建設和科技基礎性長期性工作,參與有關評審報獎等方面的資格。
十、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和農業科研優良傳統
強化正面教育引導,選樹并廣泛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大力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傳承和發揚“北大荒精神”“南沙精神”“祁陽站精神”“太行山精神”“曲周精神”等農業科研領域優良傳統,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獎掖后學,引導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下沉重心,一心為民、躬耕田野,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創新成果應用到生產實踐中。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21年6月16日
來源:農業農村部官網
一、明確農業科研誠信建設的責任主體
從事農業科研活動的各類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等,承擔農業科研誠信建設的主體責任,其主要負責人承擔領導責任。有關單位要將農業科研誠信建設納入單位章程,建立健全各類符合農業科技規律、產業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農業科研活動規章制度。農業科技人員要把誠信作為科技工作的生命線,自覺維護良好的農業科研作風和學風。各級農業科教管理單位要強化監督指導,充分利用大數據管理,形成誠信建設工作合力。
二、推進農業科研誠信建設常態化
各地各單位要注重抓在日常、抓好關鍵,將科研誠信貫穿于農業基礎前沿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新產品創制及基礎性長期性農業科技工作等創新活動全過程全鏈條,落實到教學培訓、示范推廣、科研管理、成果評價等各環節,延伸至入學入職、年度考核、職稱晉升、評獎評優等各方面,覆蓋到農業科研人員、技術推廣人員、科技管理人員、科研輔助人員等各群體。
三、加強農業科技成果及獎項等前置監管
有關科研教學單位要推動科研誠信防線前移,督促相關科技人員在論文發表、專利申請、品種權申請、涉農獎項申報前,以及新品種、新農(獸)藥、新機具、新裝備等成果驗收前,嚴格把好學術關、誠信關。進一步壓實科研誠信主體責任,重點防范以下問題:一稿多投,不實署名,虛假標注獲得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數據圖片造假,抄襲剽竊,虛報社會與經濟效益,偽造合作合同、技術報告、檢測報告、信用報告或應用證明,虛構產品性能效果,隱瞞技術風險,偽造或夸大專家評議意見等。
四、抓好農業科技活動檔案管理與追溯
遵循農業科研長周期性和生態區域性等特點,加強科研檔案的整理與保存,主要包括:水土氣溫、作物病蟲害、動物疫情等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監測,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新技術產品研發、示范與推廣應用等科技活動。農業科技人員要做好原始科研記錄和科研數據匯交,有關單位做好監督指導和相關工作保障,構建并完善農業科技活動檔案的查詢與追溯機制。
五、嚴格農業科技項目及成果轉化誠信管理
加強農業科技相關項目立項、申請、實施、驗收等誠信管理,嚴禁項目不實設置與申報,嚴禁違規或突擊使用科研經費,嚴禁科研活動、科技獎勵評審中“打招呼”“走關系”等請托行為。有領導職務的農業科技人員不得在成果署名、獎項申報、知識產權歸屬、成果轉化收益等方面侵占他人合法權益。各地各單位在項目申報與立項、獎勵評審、權益分配過程中,要嚴格落實公開公示、當事人回避等制度。
六、優化農業科技評價導向
建立健全以不同科技活動類型為基礎、以科技創新度、發展貢獻度、產業關聯度為導向的分類評價制度,解決好“評什么”“誰來評”“怎么評”“怎么用”的問題,杜絕農業科技成果評價中急功近利、盲目跟風現象。各地各單位要尊重農業科學研究規律和創新規律,允許和包容科學研究失敗,引導廣大農業科技人員更加重視中長期的持續積累,更加重視科研產出的原創性和創新性。
七、建立健全農業科研倫理和安全管理制度
加強對生物育種、動物試驗、農(獸)藥創制、生物飼料或產品研發、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人工智能與智慧農業技術應用等相關科研活動的倫理審查和過程監督,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保護信息數據安全與隱私。對涉及國家秘密的科研活動,要嚴格遵守保密規定。有關單位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存在違反倫理道德和保密規定等方面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的人員,進行約談提醒并及時制止或請相關部門介入。
八、嚴格落實農業科研誠信承諾制度
建立農業科研誠信負面清單,明確農業科研誠信承諾事項,形成“誰承諾,誰負責”的工作機制。有關單位要結合實際建立農業科研誠信承諾工作規范,把科研誠信承諾作為項目申報與驗收結題、人才或獎項推薦提名資格等的前提條件,作為論文發表、成果轉化、效果評價等的硬性要求。
九、加大農業科研失信及違規行為懲戒力度
高度重視農業科研誠信、科技倫理等問題的舉報線索,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有關單位要暢通投訴舉報和申訴渠道,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處理;對經調查證實不存在失信行為的及時予以澄清;對惡意誣告、協助或包庇科研失信行為人的單位和相關負責人,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對存在不實承諾或違背承諾要求、前置審查有問題等情況的科研失信行為人,撤銷其擔任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承擔科研專項、條件平臺建設和科技基礎性長期性工作,參與有關評審報獎等方面的資格。
十、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和農業科研優良傳統
強化正面教育引導,選樹并廣泛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大力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傳承和發揚“北大荒精神”“南沙精神”“祁陽站精神”“太行山精神”“曲周精神”等農業科研領域優良傳統,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獎掖后學,引導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下沉重心,一心為民、躬耕田野,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創新成果應用到生產實踐中。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21年6月16日
來源:農業農村部官網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m.hongrb.com.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